体验室
10 mins read

7年远程办公经验,我想明白了这件事。

7年远程办公经验,我想明白了这件事。

跟新朋友介绍一下自己吧?

Hello,我是Max。我是从 2017 年开始正式全职远程工作的,然后大概 20 年 21 年的时候也重新回归办公室一阵子,当然那时候是 hybrid(混合办公) 的模式。之后就一直远程,大概一共远程了6、7 年

17年远程工作还没有被大众熟知,是什么样的契机让你开始远程办公?

其实我是有意去想往这边方面发展的,在16 年的时候,我在YouTube 上看了一些视频,接触到了“数字游民”这个概念,对我个人来说,我觉得这种生活方式非常吸引我

对我个人来说,我更想自由一点,远程最大的好处还是绝大部分时候你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时间然后可以安排自己在哪里工作,我觉得这挺重要。我当时挺想在不同的国家旅居一下,体验一下当地的生活。当时我是这么想的,所以说17年的时候就往这方面去寻找这些机会。

一开始我其实也是先找了一些兼职做,也是远程的,就慢慢了解这个行业,慢慢了解这种工作方式看我自己适不适合,在这上面也尝试了一些事情。

不同的远程办公经历

我的第一次全职远程是在虚拟货币交易所工作。因为在那个时候,包括现在 Web3 或者虚拟货币之类的项目,一般都是远程为主,所以在那个时候我也比较幸运能够得到那份工作,然后就开始一直远程了。

当时公司大部分同事都是全职远程,工作时间可以自己安排。他不会管你到底一周是不是早上 9 点钟开始干活,干到下午 5 点钟。只要你能把事情做完就行了。当然如果有涉及什么紧急会议的话,可能就开一个。问题也不大,所以说那个时候就相对来说自由度会高一点。那时候我就会去各个不同的国家旅居生活

我的另一段远程工作所在的公司是混合远程办公的模式,员工可以自行选择办公方式。团队里有一部分人选择在办公室工作,然后我和其他同事就选择远程工作。

这样的团队组成在工作模式上就跟之前有点不一样,团队每天会有一个短时间的daily stand-up meeting。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完完全全的自由,需要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开会,但是同事间交流的会比较多一点。所以基本上我也是每天保持一个固定的时间去工作的,主要是跟着他们的时间。

对于我现在的工作状态来说,我其实还更适合一个比较 fixed schedule。就是说不是一定要朝九晚五,而是说有个固定的工作时间段,然后一个舒服的工位,像我坐在家里。以前的话,可能觉得在哪里工作、什么时间工作都无所谓,但现在可能年纪大了,就还是觉得在家里有个好好的椅子,有个桌子,工作起来效率比较高,而且人比较舒服一点。

Image

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您的旅居经历吗?

我之前 17、18 年的时候在泰国住了几个月,那个时候是全职远程工作。就是现在大家说的数字游民,那个时候这个概念相对来说没现在这么主流。

Image

时间上面,其实我还是一直都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的,我觉得把事情做完,才能玩得更安心一点。

所以在旅居的时候,我每周第一件事就是看看这周会有什么任务,我会尽量提前把工作任务做好,做完了差不多我觉得已经没什么问题了,我就开始计划一下这周剩下的时间可不可以去干其他事情,比如我可能会安排看博物馆或者去周围一日游之类。但是去玩的时候也会留意公司同事的一些消息,有时候我还会大马路上改代码,这种事情我也做过。

Image

但其实建议大家在选择旅居的时候,还是要慎重。我大部分时间会选择在亚洲旅居,因为怎么说你真的想要去欧洲或者美国的话,工作上还是麻烦一点。如果你工作的团队都在亚洲,而你选择旅居北美的话,即使是远程办公,如果没有非常高效的异步沟通系统,平时跟同事合作起来会比较麻烦,或者你要牺牲自己很多的睡眠时间,对平时生活作息会有比较大的影响。

空间上面,哪怕是旅居,其实我也会选择在家,就是在民宿里办公。可能很多人对数字游民的印象来源于网上的照片,会觉得他们一般直接在咖啡馆工作,在泳池旁边工作。对我来说很难受其实,连着工作四五个小时以上在那个环境下,对你的脊椎也不友好,坐久了真的挺难受的。

旅居途中有没有尝试过共享办公空间?

公共办公场所的话,这种联合办公我也尝试过。里面有好有坏。我有试过那种很好的,就是那种带显示器,然后带升降桌,还有超好的 Hermer Miller 的人体工程学椅,但很少见。

Coworking space 都是一些比较很普通的椅子,然后桌子也不怎么样。怎么说呢,就我个人感觉并不适合工作,特别是那种你看起来就比较 Instagram 那种感觉的照片,它其实看起来很美,但其实真的不适合工作

Image

当然,有些还是可以的,但绝大部分不是特别理想,因为好的位置会被人抢占。比如说有些带升降桌的这种桌子可能会早早被人占住了。

Image

而且有一个很大问题是,有些好的co-working space 可能离你住的地方比较远,如果真的每天都要去 coworking space,那就感觉和上班一样了,对不对?

另外一个问题,如果你要开会的话,不是所有 coworking space 都有那种 phone booth 可以在里面让你安静地开会,那就可能存在旁边很多人,然后你在开会的情况,也很容易受到干扰

求职远程岗位,什么是你认为最重要的软技能?

我觉得相比于自律更重要还是责任心。在家办公的优势是可能给了工作者更多的空间和时间去处理自己的事情,更加自由。但这种自由的反面其实往往也会有很多突入其来的事情打断你的工作。比如有家庭的工作者可能会需要帮忙照顾小孩,自己累了可能需要手边的ps4缓解一下疲劳等等,这些都是远程办公中经常会遇到的情况

所以相对于极度自律的居家办公模式,按时按点上班规律打卡上班,每天固定连续工作多少小时。我更愿意相信在责任心驱使下的工作模式,因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连续长时间办公也好或者间接分时段办公也好,出于对自己岗位和任务的责任感,工作者都会出色的完成任务

哪怕你工作中间玩了一个小时,你只要今天能把工作做完,那就是你远程工作最终的产出。你坐班 10 个小时和你远程 8 个小时,最终还是看你产出的代码去判断你的能力。只要你能把代码提交出去,代码质量好的话,把自己该完成的任务完成了就可以了。至于你是不是连续八个小时都坐在电脑前,是不是早上准时上班,其实对于远程来说没有那么重要。

打算加入全职远程的小伙伴,您有什么建议吗?

我觉得首先要看你个人现在处的什么是情况,还有你多么想要远程,对你来说远程到底有多重要?因为可能对于每个人来说远程工作的重要程度不一样,对我来说很重要,但对有的人来说有是好事,没有也无所谓。

技术上,如果你只是刚开始做软件开发的话,我建议你最好还是在公司待着。远程的话,你如果真的想要做到很高效率的话,至少有个 3 年经验,或者是至少最少要有 1 年的工作经验。初入职场第一年最好在公司,有个 mentor 教你做一些事情会比较好一点。这样的话你在远程工作你也不容易被裁,因为在远程有的时候你找同事帮忙是很难找的,你找同事可能人家半天不回你都有可能。如果什么都不会做的话就感觉很不友好。所以说你先把技术学好,最好做个一两年,有点经验之后,这可以开始找远程了。

然后语言方面的话。其实现在可以用ChatGPT,包括很多种工具可以让你用来英文对话练习。我觉得现在应该这个是最方便了。当然平时的话如果喜欢玩游戏的,可以把它设成英文,然后看一些美剧之类的,提升很快。

跟新朋友介绍一下自己吧?

Hello,我是Max。我是从 2017 年开始正式全职远程工作的,然后大概 20 年 21 年的时候也重新回归办公室一阵子,当然那时候是 hybrid(混合办公) 的模式。之后就一直远程,大概一共远程了6、7 年

17年远程工作还没有被大众熟知,是什么样的契机让你开始远程办公?

其实我是有意去想往这边方面发展的,在16 年的时候,我在YouTube 上看了一些视频,接触到了“数字游民”这个概念,对我个人来说,我觉得这种生活方式非常吸引我

对我个人来说,我更想自由一点,远程最大的好处还是绝大部分时候你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时间然后可以安排自己在哪里工作,我觉得这挺重要。我当时挺想在不同的国家旅居一下,体验一下当地的生活。当时我是这么想的,所以说17年的时候就往这方面去寻找这些机会。

一开始我其实也是先找了一些兼职做,也是远程的,就慢慢了解这个行业,慢慢了解这种工作方式看我自己适不适合,在这上面也尝试了一些事情。

不同的远程办公经历

我的第一次全职远程是在虚拟货币交易所工作。因为在那个时候,包括现在 Web3 或者虚拟货币之类的项目,一般都是远程为主,所以在那个时候我也比较幸运能够得到那份工作,然后就开始一直远程了。

当时公司大部分同事都是全职远程,工作时间可以自己安排。他不会管你到底一周是不是早上 9 点钟开始干活,干到下午 5 点钟。只要你能把事情做完就行了。当然如果有涉及什么紧急会议的话,可能就开一个。问题也不大,所以说那个时候就相对来说自由度会高一点。那时候我就会去各个不同的国家旅居生活

我的另一段远程工作所在的公司是混合远程办公的模式,员工可以自行选择办公方式。团队里有一部分人选择在办公室工作,然后我和其他同事就选择远程工作。

这样的团队组成在工作模式上就跟之前有点不一样,团队每天会有一个短时间的daily stand-up meeting。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完完全全的自由,需要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开会,但是同事间交流的会比较多一点。所以基本上我也是每天保持一个固定的时间去工作的,主要是跟着他们的时间。

对于我现在的工作状态来说,我其实还更适合一个比较 fixed schedule。就是说不是一定要朝九晚五,而是说有个固定的工作时间段,然后一个舒服的工位,像我坐在家里。以前的话,可能觉得在哪里工作、什么时间工作都无所谓,但现在可能年纪大了,就还是觉得在家里有个好好的椅子,有个桌子,工作起来效率比较高,而且人比较舒服一点。

Image

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您的旅居经历吗?

我之前 17、18 年的时候在泰国住了几个月,那个时候是全职远程工作。就是现在大家说的数字游民,那个时候这个概念相对来说没现在这么主流。

Image

时间上面,其实我还是一直都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的,我觉得把事情做完,才能玩得更安心一点。

所以在旅居的时候,我每周第一件事就是看看这周会有什么任务,我会尽量提前把工作任务做好,做完了差不多我觉得已经没什么问题了,我就开始计划一下这周剩下的时间可不可以去干其他事情,比如我可能会安排看博物馆或者去周围一日游之类。但是去玩的时候也会留意公司同事的一些消息,有时候我还会大马路上改代码,这种事情我也做过。

Image

但其实建议大家在选择旅居的时候,还是要慎重。我大部分时间会选择在亚洲旅居,因为怎么说你真的想要去欧洲或者美国的话,工作上还是麻烦一点。如果你工作的团队都在亚洲,而你选择旅居北美的话,即使是远程办公,如果没有非常高效的异步沟通系统,平时跟同事合作起来会比较麻烦,或者你要牺牲自己很多的睡眠时间,对平时生活作息会有比较大的影响。

空间上面,哪怕是旅居,其实我也会选择在家,就是在民宿里办公。可能很多人对数字游民的印象来源于网上的照片,会觉得他们一般直接在咖啡馆工作,在泳池旁边工作。对我来说很难受其实,连着工作四五个小时以上在那个环境下,对你的脊椎也不友好,坐久了真的挺难受的。

旅居途中有没有尝试过共享办公空间?

公共办公场所的话,这种联合办公我也尝试过。里面有好有坏。我有试过那种很好的,就是那种带显示器,然后带升降桌,还有超好的 Hermer Miller 的人体工程学椅,但很少见。

Coworking space 都是一些比较很普通的椅子,然后桌子也不怎么样。怎么说呢,就我个人感觉并不适合工作,特别是那种你看起来就比较 Instagram 那种感觉的照片,它其实看起来很美,但其实真的不适合工作

Image

当然,有些还是可以的,但绝大部分不是特别理想,因为好的位置会被人抢占。比如说有些带升降桌的这种桌子可能会早早被人占住了。

Image

而且有一个很大问题是,有些好的co-working space 可能离你住的地方比较远,如果真的每天都要去 coworking space,那就感觉和上班一样了,对不对?

另外一个问题,如果你要开会的话,不是所有 coworking space 都有那种 phone booth 可以在里面让你安静地开会,那就可能存在旁边很多人,然后你在开会的情况,也很容易受到干扰

求职远程岗位,什么是你认为最重要的软技能?

我觉得相比于自律更重要还是责任心。在家办公的优势是可能给了工作者更多的空间和时间去处理自己的事情,更加自由。但这种自由的反面其实往往也会有很多突入其来的事情打断你的工作。比如有家庭的工作者可能会需要帮忙照顾小孩,自己累了可能需要手边的ps4缓解一下疲劳等等,这些都是远程办公中经常会遇到的情况

所以相对于极度自律的居家办公模式,按时按点上班规律打卡上班,每天固定连续工作多少小时。我更愿意相信在责任心驱使下的工作模式,因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连续长时间办公也好或者间接分时段办公也好,出于对自己岗位和任务的责任感,工作者都会出色的完成任务

哪怕你工作中间玩了一个小时,你只要今天能把工作做完,那就是你远程工作最终的产出。你坐班 10 个小时和你远程 8 个小时,最终还是看你产出的代码去判断你的能力。只要你能把代码提交出去,代码质量好的话,把自己该完成的任务完成了就可以了。至于你是不是连续八个小时都坐在电脑前,是不是早上准时上班,其实对于远程来说没有那么重要。

打算加入全职远程的小伙伴,您有什么建议吗?

我觉得首先要看你个人现在处的什么是情况,还有你多么想要远程,对你来说远程到底有多重要?因为可能对于每个人来说远程工作的重要程度不一样,对我来说很重要,但对有的人来说有是好事,没有也无所谓。

技术上,如果你只是刚开始做软件开发的话,我建议你最好还是在公司待着。远程的话,你如果真的想要做到很高效率的话,至少有个 3 年经验,或者是至少最少要有 1 年的工作经验。初入职场第一年最好在公司,有个 mentor 教你做一些事情会比较好一点。这样的话你在远程工作你也不容易被裁,因为在远程有的时候你找同事帮忙是很难找的,你找同事可能人家半天不回你都有可能。如果什么都不会做的话就感觉很不友好。所以说你先把技术学好,最好做个一两年,有点经验之后,这可以开始找远程了。

然后语言方面的话。其实现在可以用ChatGPT,包括很多种工具可以让你用来英文对话练习。我觉得现在应该这个是最方便了。当然平时的话如果喜欢玩游戏的,可以把它设成英文,然后看一些美剧之类的,提升很快。

订阅Brix的实验室

Brix实验室会定期推送原创工作者的采访,订阅我们了解更多远程工作的可能性!

订阅成功!

👉 想了解如何在家就能成为海外公司远程工作者?
👉 想了解自己到底适不适合远程工作?
👉 想了解工作旅居的一些信息?
微信扫码添加小助手,共同探索远程工作新方式!

哎呀!提交表单时出了点问题。
关注Brix的社交平台

我们在这些平台也会定期发布远程岗位消息哦!